从 01 开始 从 01 开始
首页
  • 📚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简史
    • 数字电路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操作系统
    • Linux
    •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 编程工具
    • 装机
  • 🎨 前端

    • Node
  • JavaSE
  • Java 高级
  • JavaEE

    • 构建、依赖管理
    • Ant
    • Maven
    • 日志框架
    • Junit
    • JDBC
    • XML-JSON
  • JavaWeb

    • 服务器软件
    • 环境管理和配置管理-科普篇
    • Servlet
  • Spring

    • Spring基础
  • 主流框架

    • Redis
    • Mybatis
    • Lucene
    • Elasticsearch
    • RabbitMQ
    • MyCat
    • Lombok
  • SpringMVC

    • SpringMVC 基础
  • SpringBoot

    • SpringBoot 基础
  • Windows 使用技巧
  • 手机相关技巧
  • 最全面的输入法教程
  • 最全面的浏览器教程
  • Office
  • 图片类工具
  • 效率类工具
  • 最全面的 RSS 教程
  • 码字工具
  • 各大平台
  • 校招
  • 五险一金
  • 职场规划
  • 关于离职
  • 杂谈
  • 自媒体
  • 📖 读书

    • 读书工具
    • 走进科学
  • 🌍 英语

    • 从零开始学英语
    • 英语兔的相关视频
    • Larry 想做技术大佬的相关视频
  • 🏛️ 政治

    • 反腐
    • GFW
    • 404 内容
    • 审查与自我审查
    • 互联网
    • 战争
    • 读书笔记
  • 💰 经济

    • 关于税
    • 理财
  • 💪 健身

    • 睡眠
    • 皮肤
    • 口腔健康
    • 学会呼吸
    • 健身日志
  • 🏠 其他

    • 驾驶技能
    • 租房与买房
    • 厨艺
  • 电影

    • 电影推荐
  • 电视剧
  • 漫画

    • 漫画软件
    • 漫画推荐
  • 游戏

    • Steam
    • 三国杀
    • 求生之路
  • 小说
  • 关于本站
  • 关于博主
  • 打赏
  • 网站动态
  • 友人帐
  • 从零开始搭建博客
  • 搭建邮件服务器
  • 本站分享
  • 🌈 生活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 文章索引

    • 文章分类
    • 文章归档

晓林

程序猿,自由职业者,博主,英语爱好者,健身达人
首页
  • 📚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简史
    • 数字电路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操作系统
    • Linux
    •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 编程工具
    • 装机
  • 🎨 前端

    • Node
  • JavaSE
  • Java 高级
  • JavaEE

    • 构建、依赖管理
    • Ant
    • Maven
    • 日志框架
    • Junit
    • JDBC
    • XML-JSON
  • JavaWeb

    • 服务器软件
    • 环境管理和配置管理-科普篇
    • Servlet
  • Spring

    • Spring基础
  • 主流框架

    • Redis
    • Mybatis
    • Lucene
    • Elasticsearch
    • RabbitMQ
    • MyCat
    • Lombok
  • SpringMVC

    • SpringMVC 基础
  • SpringBoot

    • SpringBoot 基础
  • Windows 使用技巧
  • 手机相关技巧
  • 最全面的输入法教程
  • 最全面的浏览器教程
  • Office
  • 图片类工具
  • 效率类工具
  • 最全面的 RSS 教程
  • 码字工具
  • 各大平台
  • 校招
  • 五险一金
  • 职场规划
  • 关于离职
  • 杂谈
  • 自媒体
  • 📖 读书

    • 读书工具
    • 走进科学
  • 🌍 英语

    • 从零开始学英语
    • 英语兔的相关视频
    • Larry 想做技术大佬的相关视频
  • 🏛️ 政治

    • 反腐
    • GFW
    • 404 内容
    • 审查与自我审查
    • 互联网
    • 战争
    • 读书笔记
  • 💰 经济

    • 关于税
    • 理财
  • 💪 健身

    • 睡眠
    • 皮肤
    • 口腔健康
    • 学会呼吸
    • 健身日志
  • 🏠 其他

    • 驾驶技能
    • 租房与买房
    • 厨艺
  • 电影

    • 电影推荐
  • 电视剧
  • 漫画

    • 漫画软件
    • 漫画推荐
  • 游戏

    • Steam
    • 三国杀
    • 求生之路
  • 小说
  • 关于本站
  • 关于博主
  • 打赏
  • 网站动态
  • 友人帐
  • 从零开始搭建博客
  • 搭建邮件服务器
  • 本站分享
  • 🌈 生活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 文章索引

    • 文章分类
    • 文章归档
  • 从零开始学英语

  • 英语兔

  • Larry 想做技术大佬

    • 关于教材和资料

    • 关于单词

    • 中国人的英语学习策略

      • 中国人学英语的特殊性
      • 零起点学习策略
        • 前言
        • 零起点学习阶段的特点
        • 英语教材是最大的捷径
        • 教材该怎么学
        • 复述大家都懂,等后面我们讲到第五课的时候,我会详细跟大家讲怎样用复述来提升口语能力。‍‍ ‍
      • 4000-1万词汇阶段的学习策略
  • 英语
  • Larry 想做技术大佬
  • 中国人的英语学习策略
2024-01-28
目录

零起点学习策略

# 2.零起点学习策略

‍今天我们讲零起点的英语学习策略。 ‍

# 前言

首先跟大家说一下,我现在讲的这个课它真的不是废话,很多同学或许不知道,在一些大学里面,‍‍英语学习策略本身就是一门选修课,而且针对的是英专生,‍‍英专生都要去修英语学习策略这门课,你说你一个英语爱好者花点时间,‍‍英语学习策略这课,这不挺好的。

当然了我的课讲的肯定不是人家大学教授讲那么好,但我又不收钱对吧,以及我可以保证作为一名 b 站的英语 up 主,其实我讲的课程‍‍,不论是我此前出的语法课,还是目前的英语学习策略课程,还是后续我会出的其他课程,‍‍都是有着不那么差的学术性的,我跟大家讲的东西其实都是科班的东西,真的不是江湖郎中那一套。‍‍我这个人虽然比较毒舌,但其实我是一个学术类型的 up 主,这方面请大家务必擦亮眼睛。‍‍

# 零起点学习阶段的特点

首先来说一下零起点学习阶段的特点:

  • 碎片化知识为主,体系化知识为辅
  • 死记硬背为主,融会贯通为辅
  • 书面摄入为主,听力摄入为辅
  • 学习重要,复习更重要,练习最重要 ‍ 其实这 4 条总结来可以归结为 4 个字:少想‍‍多做。‍‍

零起点这个阶段最怕就是你想太多,就好比一个刚刚准备学习编程的人纠结到底该学 C++还是 Python,‍‍就这么点破事能纠结一个星期,好不容易下定决心选中了一门语言,然后打印 Hello World 还没学会,就开始畅想三个月搞定爬虫了,‍‍这都是非常幼稚的。

对于零起点的初学者来说,你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你不开始实践,别说解决问题了,你连提出一个正确问题的能力都没有。这就好比一个小学生去写论文,他会吗?他肯定不会。‍‍一个小学生他甚至连篇论文的题目该叫什么都不懂,明白了吧?你现在水平太菜了,水平菜的时候少想多做这个阶段,千万不要去纠结什么英语单词如何搞定,我该怎么背单词,语法该怎么弄。‍‍‍‍

你关心这些问题还太早了,在零起点这个阶段,你学习的各种知识必然是碎片化的,必然是不成体系的,既然是碎片化的东西,死记硬背‍‍是免不了的。很多时候你也不需要知道某个知识点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先记下来才是王道,因为以你的水平来说融会贯通是不可能的,你的知识储备太少,‍‍融会贯通是做不到的。‍‍

另外这个阶段的学习必须以书面摄入为主,这条很重要,‍‍不要妄想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做不到的。书面摄入为主,‍‍是因为书面摄入的效率是最高的,‍‍这个阶段最大的任务是尽快积累基础的词汇量和碎片化的语法知识点,‍‍那么书面的输入就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在这个阶段听力不重要,‍‍你就认真把教材的课文 MP3 听几遍就行了,其他的真的不需要。‍‍不要尝试在这个阶段花很大的力气去锻炼什么听力和口语,这都是无源之水,你脑子里空空如也,你啥也锻炼不出来。‍‍

尤其要注意的是学习重要,复习更重要,练习最重要。基础阶段的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这都是免不了的,既然免不了那就必须经常复习,而且必须经常练习。‍‍

复习没啥好说的,教材的课文还有生词必须要复习,习题册上的习题要做。

然后我一直以来特别推崇回译这个练习方式,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回译是必须做的,咱们等一下再细说。‍‍ ‍

# 英语教材是最大的捷径

接下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英语教材就是最大的捷径:

  • 除了英语教材,其他的方法都是在走弯路
  • 所有的大众英语教材都一样,爱选啥选啥。但不要用中小学的英语教材。
  • 本阶段的学习尽量不要超过 18 个月

很多零起点的英语学者喜欢瞎折腾,明明自己啥都不会,明明自己脑子里是空的,偏偏想法又特别多,今天冒出个想法,‍‍要不我先背一本四级词汇书,第二天又冒出个想法,要不我先看一本语法书,‍‍第三天你指不定又冒出什么离奇的想法。我告诉你,你的这些想法都是扯淡,你既然是零起点,你就老老实实的学教材,‍‍这就是最大的捷径。‍‍

所以除了英语教材,其他的办法都是走弯路,背词汇也好看,看语法书也好,在特定的情况下,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你不行,因为你脑子里是空的,你最需要的是用最快的时间,用最高效的方式把一些基础东西‍‍装到脑子里。

记住,你现在别说解决问题,你连提出一个靠谱问题能力都是没有的。这种情况下找一本英语教材从头到尾啃下来,这就是最靠谱的办法。‍‍

之所以说教材是最大的捷径,是因为教材既教你词汇,也教你基础的语法,甚至还有配套练习,‍‍这些东西都是最出色的一群英语教育者千锤百炼出来的,‍‍跟市面上那些鼓吹各种逆天方法论家伙比起来,编写教材这帮人才是真正的专家。所以你真的不需要思考太多,‍‍直接无脑学教材就完事了。‍‍

然后所有的大众英语教材都一样,爱选啥选啥。‍‍

我以前学日语的时候,QQ 群里的一帮人争论《标日》好还是《新编日语》好,争的不可开交,旁边还有一帮《大家的日本语》的粉丝没事过来扬沙子。大家记住,会参与这类话题的人大概率学不成啥东西,他们最擅长就是在各种论坛和群聊里刷存在感。‍‍

事实上我自己在学日语的时候也思考这个问题,《标日》和《新编日语》哪个好呢?‍‍这个问题显然是没有答案的,我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我两个都学一遍不就完事了吗?‍‍我一开始学的是《标日》,然后我又买了一套《新编日语》,快速学了一遍,然后我就明白了,‍‍这两套书各自有优缺点,但是不管学哪一套区别其实都是很小的,‍‍《标日》的语法体系的确不完善,它的语法方面的确很蛋疼,‍‍但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也非常简单,语法书瞅两眼那不就完了吗?‍‍这压根就不是个问题。‍‍

但是不要用中小学的英语教材,‍‍人教版也好,仁爱版也好,什么牛津朗文版也好,不要去选择这些中小学用的教材,‍‍因为这些教材都战线拉得太长了,里面的无效信息也太多了。‍‍中小学教材最大的问题是‍‍,对话类型的东西占据了太多的篇幅,这东西对你来说是没什么卵用的。‍‍

你应该选择的是那种对话类型的课文比较少,然后迅速过渡到大段的阅读类型课文的教材。‍‍因为你是成年人,只要你想认真学习,你学习的效率其实比中学生高得多,‍‍成年人学英语和小孩学英语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成年人要发挥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强,填鸭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快速学习教材的方式,尽快的完成打基础这个阶段的学习,所以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千万不要去故意挑软柿子,‍‍故意去找中小学的教材来学,你要直接去找那种针对成年人的,普世性比较广的。

接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本阶段的学习尽量不要超过 18 月。18 个月也就是一年半,‍‍我觉得这就是上限了。‍‍如果你真的足够努力,我认为你完全可以在 12 个月,也就是一年内搞定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

我们用日本语考试的相关要求做一个参考,日本语能力测试 N2,官方要求的 N2 的学时是 660 小时,‍‍N1 要求是 960 个小时。注意,说的是中国人,如果是美国人英国人学日语会更困难许多。一个中国人想考过 N1 的话,‍‍每天至少要拿出三四个小时,认真学习一年左右,‍‍才可能通过。以我个人经验来说,三四个小时很可能都是不够的。‍‍

当然了‍‍可能是我比较笨,我觉得每天 5 个小时会比较靠谱。每天 5 个小时,365 天折合就是 1825 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跟 up 我一样资质非常普通的中国人,你学日语的话,你大概需要学习 1825 个小时‍‍才能考过 N1。

折合下来要考过日语 N2 的话,你大概需要学习 1200 个小时左右。N1 其实也算不上特别难,但已经比较不容易了。‍‍

对应到英语这边的话, N1 的水平其实要比英语基础学习阶段所对应的水平要更高一点,‍‍用 N2 来对应的话,大概是合适的,对应关系不是很准确,但值得参考。‍‍

我刚刚算这笔账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你想从零起点开始认真学习一门语言,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这是必须的,你连这么点时间都花不起,你学什么外语。每天至少拿出三四个小时,甚至四五个小时,用一年的时间或者一年多一点,‍‍你日语都能过 N1 了,你英语连打个基础都做不到吗?‍‍

零基础学英语这个阶段进度一定不能太慢,整体的学习时长大概也就是 2000 个小时,我这已经是往多了说了,你一定不能以年作为单位,中小学生学了好多年英语,‍‍但每天学英语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而且小孩学东西其实整体效率是很低的,你不一样,你是成年人,‍‍你是可以高效学习的。总之这 2000 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就在这摆着,你到底是花一年时间搞定,还是磨磨唧唧搞 10 年,‍‍你自己看着办。

我能告诉你的是所谓的欲速则不达,纯属扯淡,语言学习必须追求效率,‍‍我不是在告诉你用各种逆天的学习法去抄近道,我告诉你的是打基础阶段必须每天花大块的时间认真搞,‍‍而不是在那用碎片化的时间零敲碎打,否则你就太小看学外语这件事了,外语是很难学的,‍‍即便日语相对好学,那也是相对而言,跟其他技能比起来日语也是很难的。

外语学习必须尽快看到成果,如果长期看不到成果,你很快就会放弃,所以‍‍如果你真的是接近零起点的学习者,比如某些高考考的是日语的同学,你现在如果从头开始学英语的话,‍‍在大一大二这个期间,你每天用来学英语时间绝对不能少于你学专业课的时间,甚至英语优先级应该比你专业课更高‍‍才行,这样你才能在大二结束之前具备不错的英语能力。

而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真的,英语你就别学了,因为你学出来的英语也没啥用,‍‍别说生产力了,四六级你都考不过。‍‍

# 教材该怎么学

注意事项:

  • 教材上的单词必须背,怎么背不重要,死记硬背也无所谓。
  • 语法可以“不求甚解”,照葫芦画瓢最重要。
  • 必须做回译
  • 听力方面,请保持佛系
  • 口语就算了,但你应该锻炼朗读
  • 语法和词汇可以问,学习策略方面,少问 ‍

# 必须背单词

接下来说一下教材到底该怎么学,首先单词必须背,‍‍怎么背不重要,死记硬背也无所谓。‍‍大家都知道我现在是反对机械的背单词,但零起点不一样,脑子里啥都没有的情况下,单词是必须背的,‍‍以及在这个阶段不要探讨背单词的方法。‍‍

如果你天赋异禀,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很好,如果找不到,那就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没什么不好,只要你能死记硬背下来一些基础的词汇,你自然也就开窍了,‍‍你自然就知道后续该怎么背单词了。‍‍

最怕就是你连基础东西都不愿意去死记硬背,‍‍然后为了避免死记硬背,你拼命研究各种方法,你要是这么干了你就完蛋。记住一定程度的死记硬背并不可怕,‍‍也无法避免。学外语这件事至少有一半东西是纯粹的体力活,初级阶段尤其如此,‍‍这种体力活你一定要认真对待,所以学外语这件事起码在零起点阶段考察的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的学习习惯。‍‍很多比较笨的人反而能把外语学得挺好,比如 up‍‍我。那是因为有的时候越聪明,越坏事越笨,反而学得越扎实。

另外在这个阶段什么词根词缀之类的,‍‍不要去搞这种东西,各种词根词缀的书不要看,也不要买,这些玩意等你水平高了以后再研究也不迟,‍‍现在搞这种东西你一定会消化不良,学习的效率反而会变差,一定要抓住主线,‍‍教材教你什么你就学什么,这就够了。‍‍

重复一遍,教材教你什么你就学什么,教材不教的你也没必要额外去补充,最多是遇到一些不会的东西,百度或者 Google 一下就行了。‍‍ ‍

# 语法可以“不求甚解”

然后语法可以不求甚解,照葫芦画瓢最重要。零起点的初学者不要问太多 why,‍‍没有意义。

举个例子,“I spent a week doing my homework”,为什么这里用 doing,用 to do 不行吗?‍‍这类问题就没什么意义,当然如果你问了,我可以告诉你,你可以理解成省略了一个介词 in,其实是 I spend a week in doing my homework,‍‍这不是唯一的解释,但这是这个问题在语法层面上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之一。‍‍但我这么解释之后,你可能还问后面为什么 in 后面用 doing,用 to do 不行吗?我要告诉 in 也是介词,介词后面需要使用名词性的东西,doing 是动名词,也算名词,所以这是 ok 的,以及我可能还要告诉你,其实 spent to do 也不是一定就不行, Spend doing 表示花费的方式,‍‍spend to do 表示花费的目的,后者其实也是对的。

我解释了半天你反而更懵了,因为你脑子里‍‍还东西还太少,你根本理解不了这东西,所以在零起点这个阶段这东西研究太多,对你来说其实没用,‍‍你应该做的是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先把 spend doing 这个东西记住,‍‍等你词汇量突破四五千之后,你再回过头来追求所谓的融会贯通。‍‍现在对你来说有研究这些细节的时间,你不如多学一篇课文,多背几个单词。

有些问题,我去研究就不是钻牛角尖,‍‍因为我教语法。你就不行,你研究这些问题就成了钻牛角尖了。‍‍对于零起点同学来说,请你记住书上的标准答案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但对你有用,这就足够了。‍‍你照葫芦画瓢,自己能写出一个类似的句子,这才是你最需要的,‍‍背后的原理你暂时没必要关心,一定要记住这个道理,语法不是目的,语法只是手段,‍‍初级阶段的学者一定不要钻语法的牛角尖儿,牛角尖儿是留给 UP 我这样的人去钻的,你不要去钻。‍

# 必须做回译

注意我用了必须这两个字,回译这件事我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有一定水平的同学可以有选择去做回译,而对于零起点同学来说,回译是必须做的,没得商量。‍‍

回译是一种看似笨拙,但实际上无比高效的学习方式。针对回译这件事,我们有必要展开讨论一下。‍‍

回逢的意义、以及执行回译的的注意事项:

  • 回译能够彻底检验你的学习成果
  • 回译是零起点阶段你唯一够得着的输出训练
  • 行有余力者,可以考虑视译练习
  • 回译不是背诵,回译也不追求一模一样,但零起点阶段一模一样是常态。​​

首先在学英语的时候,我们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就是我今天学这篇课文,我到底学会了没?到底用什么办法可以检测我自己的学习成果?‍‍今天学了这么多东西,我到底哪些学会了,哪些又没学会?课后练习题,能检测我的学习成果吗?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但这远远不够,你或许买了额外的练习册,但这也不够,这些其实都是流于表面的练习,或者说这些练习太简单了,‍‍含金量太低了,只有回译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完一篇课文之后,你对照着中文译文尝试把它重新翻译成英文,‍‍这个步骤可以把你所有的漏洞都给找出来。‍‍生词的意思,生词的拼写,语法,你甚至还会发现‍‍,你居然分不清这到底是逗号还是句号,破折号到底是怎么用来着?‍‍

不管你认为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多么完美,做了回译,你才会发现你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个筛子,到处都是眼,四处漏风。‍‍


接下来回译是零起点阶段,你唯一够得着的输出训练。在零起点阶段就开始做回译的同学,日后肯定会具备更好的输出能力。‍‍这里的输出能力不单单指写作,也包括口语,因为成年人的口语其实是根植于书面语的。‍‍这个后续我们讲到第五课,听力口语的训练方式的时候,我再专门讲这里就先不展开。

但你必须明白的是‍‍在零起点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对象是教材,‍‍在这个阶段绝大多数学者是没有任何输出可言的,一方面是因为水平低也输出不了什么东西,‍‍另外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输出,口语方面就不用说了,肚子里没货,想说也说不出东西。‍‍写作方面,写各种 essay 也不太现实,因为水平实在太低了,所以大家都是不做输出练习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应该放弃输出这个环节,回译就是一种完美的练习方式,也是零起点阶段你唯一能够得着的输出训练。‍‍

做回译的时候,你脑子里对刚刚学的课文其实还是有些印象的,‍‍在这个时间点做回译会让你一开始就拥有英语输入方面的敏感度,‍‍只要你能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坚持回译练习,你日后的输出能力会非常强。‍‍

大家一定不要被市面上某些逆天的学习法给影响到,看到一些人说什么学外语必须要建立英语思维,‍‍我这里就不展开去批判市面上某些害人精鼓吹的各种逆天方法论了。‍‍

作为一个你这样零起点的英语学习者,‍‍你一定不要去关注这帮逆天的人,你就老老实实学你的教材,即便你交智商税的愿望特别强烈,你最好也能完成这个阶段学习,你再交也不迟。‍‍只要你开始做回译,你就一定会发现一大堆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

最开始做回译的时候你一定会非常费劲,这很正常,因为回译本身就是非常苛刻的练习方式。‍‍

如果你已经学了好多年的英语,但你从来没做过回译,你的输出能力大概率是比较差的。‍‍这个时候‍‍你开始做回译练习的时候,你一定会感觉到很痛苦,因为你的输出水平完全配不上你的阅读摄入。

但如果零起点的时候,你就开始做回译,‍‍那一切就不一样了,从一开始你的输出能力就得到了练习,真的,回译要做,坚持住,‍‍你绝对会成为大佬。 ‍ 很多同学都会问写作如何提高,当然能问出写作如何提高的同学,这还算是不错的。‍‍大家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口语如何提高,我现在来公布一下答案,一个你们很多人都不会喜欢的答案,‍‍但它一定是真理,最好的练习写作的方法其实是回译和翻译。而最好的练习口语的办法是复述和视译。‍‍

# 复述大家都懂,等后面我们讲到第五课的时候,我会详细跟大家讲怎样用复述来提升口语能力。‍‍ ‍

这里我单独说一下视译的问题,行有余力者可以考虑视译练习。‍‍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这个是无可改变的事实。‍‍‍‍所谓的抛弃汉语思维,拥抱英语思维都是扯淡,英语思维其实是英语学到一定水平之后自然而然会得到的一种副产品,‍‍而不是说你先学会一种叫做英语思维的东西,然后用它来指导你学英语,后面第五课的时候我会展开说口语方面的事儿,但是回译说的可不一定就是笔译,‍‍为什么不可以做口译或者说视译?‍‍

举个例子,比如你今天学了一篇新概念的课文,然后你也做了回译的练习了,‍‍回译练习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很多问题,然后你做完了回去之后对照课文原文发现更多的问题,ok,‍‍你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你就获得了进步,但是这还没完。‍‍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你已经又往后学了好多课之后,比如半年之后好了,‍‍你为什么不尝试把最开始学过那篇比较简单的课文拿出来,中文译文拿出来尝试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对照这个译文,‍‍口头表达出原文内容,说白了其实就是视译 sight translation,刚学完一篇课文就做视译是不太现实的,太难了,‍‍半年之后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

很多人总喜欢问如何提高口语,我告诉你,如果你老早做过这种视译的练习,你的口语早就起飞了,‍‍你不但不应该去摒弃所谓的翻译思维,你甚至应该去主动拥抱它,看一下怎么才能把翻译这件事利用的更好。‍‍

我再重复一下我刚才观点,最好的练习写作的方式是回译和翻译,而最好的练习口语的办法是复述和释义,‍‍练习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译员,而是翻译这种练习方式本身具备很高的价值。

这里额外说一句学外语‍‍必须脚踏实地,一定不能玩虚的,一个句子,你懂就是懂,不懂那就是不懂,‍‍别扯什么我懂意思,但我就是翻译不出来,其实你就是不懂。因为懂就必然能翻译出来。‍‍学外语既然不能玩虚的,练习的方式同样也不能玩虚的。‍‍翻译也好,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不论是回译还是视译,‍‍都是实打实的,丝毫不允许你作弊的练习方式,‍‍用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英语才是实打实的真功夫,这比你去搞什么英语思维破玩意让他强了 1 万倍不止。‍‍ ‍


接下来这一条,如果你是一个具备了六七千词汇量的学习者,你做回译练习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你回译出来的东西跟原文是不太一样的,‍‍这是问题不大的,因为追求一模一样从来就不是目的,只要你翻出来东西大体靠谱,这就可以了。‍‍‍‍

之所以你翻译出来的东西跟原文不一样,是因为你脑子里有东西,你其实是有英语方面的知识储备的,你是可以创造出一些东西来的,‍‍但零起点的学习者不一样,因为脑子里是空的,想创造也做不到,所以零起点学习者做的回译往往会跟原本一模一样。‍‍他做回译的时候,要么是原文能想起来回译做出来了,要么原文想起来又卡壳了,不知道写啥了,‍‍这很正常,因为脑子里没有知识储备。

但需要注意的是回译,不是背诵,你不需要去背课文,‍‍背诵的结果一定是遗忘,背诵是没有意义的,回译是唤醒你脑子里的记忆,碎片跟背诵是两码事儿。

零起点的学习者做回译的时候,如果卡在那,没关系,记不起来的可以先放那,那能想起来多少就做多少,‍‍如果第一次做的不好,没关系,第二天你可以再做一次,甚至过个十天半个月了,你可以再回头来做第三次。‍‍

然后随着你学习教材的进度逐渐深入,你就会发现你的回译做着做着就跟原文逐渐不一样了,‍‍因为你脑子里的知识储备变多了,这个时候你已经有了创造的能力了,‍‍这是正常的现象,这也不是坏事,我们本来也不追求一模一样,这只是为了唤醒你脑子里那些记忆碎片。‍‍

# 听力方面,请保持佛系

接下来讲一下听力方面问题,在零起点这个阶段听力这个事你可以佛系,‍‍佛系的意思就是你没必要去追求太高的听力水平,追求也是白费劲,因为你太菜了,‍‍词汇量太差,语法水平也低,你啥都不懂。‍‍

这种情况下你唯一能听的东西也就是教材内容的 MP3,听一下这个也就差不多了,听这个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建立所谓的听力能力,而是为了让你熟悉基础的发音。‍‍

你或许会想我能不能搞复杂点,比如我每天都固定是一定量的听力内容,听力内容也不用太难,我自己找一些难度适合的材料,‍‍先听然后再看一下听力稿,把听力稿给学一遍。不是一鱼多吃吗?挺好的。

我是不建议你这么干的,因为这么干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认真练过听力的同学肯定知道,5 分钟的听力稿,‍‍你做几遍精听,然后学习一下听力稿,再背下单词,这个过程会消耗你至少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注意这是保守估计。5 分钟的听力稿而已,三个小时学习时间都打不住,你花得起这个时间吗?‍‍

所以零起点这个阶段听力这方面你最好保持佛性,咱们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事儿很多,要学的东西也多,你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说白了怎么样学习的快咱们就怎么学,‍‍怎么样效率高怎么学,方式和方法不重要,结果才重要。‍‍作为成年人来说,零起点阶段用眼睛学习的效率就是比你用耳朵学效率更高,而且高的不是一点半点,是高很多倍,‍‍所以你没有理由在这个阶段搞太多其他东西,以你的眼睛为主来学习就完事了。‍‍

你现在这个阶段最大的任务是积累基础的词汇和语法,过程完成的越快就越好,不能浪费太多时间。‍‍‍‍难道你准备新概念 4 册学个三五年,那还学个毛线的英语,‍‍既然用眼睛学效率最高,那就用眼睛学,等这个阶段结束了,再去考虑听力的问题。

零起点到三四千词汇量这个阶段,你就用课文附带的 MP3 作为听力材料来练习就足够了。‍‍如果你喜欢挑战自我,你可以提前听一下后面还没学的课文,锻炼一下自己的听力,这样也就够了。‍‍其他方面的听力摄入没必要,你也完全不用担心,因为疏于练习会导致你的耳朵生锈以后就没救了之类的,这不可能的。‍‍‍‍等我们讲到第五课讲听力和口语的时候,我再来告诉你为什么‍‍。

# 口语就算了,但你应该锻炼朗读

听力方面没必要投入太多课文的 MP3 就够了,但朗读你还是应该锻炼一下。

因为大家要明白一件事,‍‍所谓的口语能力其实包含两个层面的能力,第一个层面是你说的内容本身,也就是所谓的语言水平,‍‍另外一个层面是你发音器官的机能。前者你现在还够不着,毕竟你才刚开始学英语,但后者从一开始你就得练,‍‍也不用练太多,发音也不必要追求完美,大部分人也做不到完美。‍‍‍‍

课文学完之后,你听一下课文的 MP3 录音,然后自己认真把课文朗读一遍,‍‍我建议你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这样你才能挑出自己的毛病来,你自己读的时候有些毛病是听不见的,‍‍录下来‍‍你才听得见。

# 语法和词汇可以问,学习策略方面,少问

最后在零起点到三四千词汇量区间的学习阶段的,语法有问题你可以问,可以搜索,‍‍词汇有问题你就查字典百度 Google 就可以了,但是学习策略方面以及学习方法方面少问,‍‍总之还是那句话少想多做,把教材吃透就行,教材教什么你就学什么,‍‍这就可以了,其他的不要想太多。

等你学完教材你就有了起飞的资本,‍‍吃不透教材你就啥也不是,所以不管你心里有多少个 why,先留着,教材啃透了之后再去解决这些 why。‍‍而当你解决掉教材之后,你会发现你当初那些 why 绝大部分已经解决掉了

这节课讲到这就差不多了,我在这唧唧歪歪讲了一大堆,个别地方还车轱辘话反复说了好几遍,其实都是在强调 4 个字,少想‍‍多做,请大家务必牢记这 4 个字,期待你能在 18 个月之内打好你的英语基础,为后续的起飞‍‍做好准备。‍ ‍

上次更新: 2025/6/3 09:31:54
中国人学英语的特殊性
4000-1万词汇阶段的学习策略

← 中国人学英语的特殊性 4000-1万词汇阶段的学习策略→

最近更新
01
学点统计学:轻松识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06-05
02
2025 年 5 月记
05-31
03
《贫穷的本质》很棒,但可能不适合你
05-27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22-2025 | 粤 ICP 备 2022067627 号 -1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3646 号 | 点击查看十年之约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