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01 开始 从 01 开始
首页
  • 📚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简史
    • 数字电路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操作系统
    • Linux
    •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 编程工具
    • 装机
  • 🎨 前端

    • Node
  • JavaSE
  • Java 高级
  • JavaEE

    • 构建、依赖管理
    • Ant
    • Maven
    • 日志框架
    • Junit
    • JDBC
    • XML-JSON
  • JavaWeb

    • 服务器软件
    • 环境管理和配置管理-科普篇
    • Servlet
  • Spring

    • Spring基础
  • 主流框架

    • Redis
    • Mybatis
    • Lucene
    • Elasticsearch
    • RabbitMQ
    • MyCat
    • Lombok
  • SpringMVC

    • SpringMVC 基础
  • SpringBoot

    • SpringBoot 基础
  • Windows 使用技巧
  • 手机相关技巧
  • 最全面的输入法教程
  • 最全面的浏览器教程
  • Office
  • 图片类工具
  • 效率类工具
  • 最全面的 RSS 教程
  • 码字工具
  • 各大平台
  • 校招
  • 五险一金
  • 职场规划
  • 关于离职
  • 杂谈
  • 自媒体
  • 📖 读书

    • 读书工具
    • 走进科学
  • 🌍 英语

    • 从零开始学英语
    • 英语兔的相关视频
    • Larry 想做技术大佬的相关视频
  • 🏛️ 政治

    • 反腐
    • GFW
    • 404 内容
    • 审查与自我审查
    • 互联网
    • 战争
    • 读书笔记
  • 💰 经济

    • 关于税
    • 理财
  • 💪 健身

    • 睡眠
    • 皮肤
    • 口腔健康
    • 学会呼吸
    • 健身日志
  • 🏠 其他

    • 驾驶技能
    • 租房与买房
    • 厨艺
  • 电影

    • 电影推荐
  • 电视剧
  • 漫画

    • 漫画软件
    • 漫画推荐
  • 游戏

    • Steam
    • 三国杀
    • 求生之路
  • 小说
  • 关于本站
  • 关于博主
  • 打赏
  • 网站动态
  • 友人帐
  • 从零开始搭建博客
  • 搭建邮件服务器
  • 本站分享
  • 🌈 生活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 文章索引

    • 文章分类
    • 文章归档

晓林

程序猿,自由职业者,博主,英语爱好者,健身达人
首页
  • 📚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简史
    • 数字电路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操作系统
    • Linux
    • 计算机网络
    • 数据库
    • 编程工具
    • 装机
  • 🎨 前端

    • Node
  • JavaSE
  • Java 高级
  • JavaEE

    • 构建、依赖管理
    • Ant
    • Maven
    • 日志框架
    • Junit
    • JDBC
    • XML-JSON
  • JavaWeb

    • 服务器软件
    • 环境管理和配置管理-科普篇
    • Servlet
  • Spring

    • Spring基础
  • 主流框架

    • Redis
    • Mybatis
    • Lucene
    • Elasticsearch
    • RabbitMQ
    • MyCat
    • Lombok
  • SpringMVC

    • SpringMVC 基础
  • SpringBoot

    • SpringBoot 基础
  • Windows 使用技巧
  • 手机相关技巧
  • 最全面的输入法教程
  • 最全面的浏览器教程
  • Office
  • 图片类工具
  • 效率类工具
  • 最全面的 RSS 教程
  • 码字工具
  • 各大平台
  • 校招
  • 五险一金
  • 职场规划
  • 关于离职
  • 杂谈
  • 自媒体
  • 📖 读书

    • 读书工具
    • 走进科学
  • 🌍 英语

    • 从零开始学英语
    • 英语兔的相关视频
    • Larry 想做技术大佬的相关视频
  • 🏛️ 政治

    • 反腐
    • GFW
    • 404 内容
    • 审查与自我审查
    • 互联网
    • 战争
    • 读书笔记
  • 💰 经济

    • 关于税
    • 理财
  • 💪 健身

    • 睡眠
    • 皮肤
    • 口腔健康
    • 学会呼吸
    • 健身日志
  • 🏠 其他

    • 驾驶技能
    • 租房与买房
    • 厨艺
  • 电影

    • 电影推荐
  • 电视剧
  • 漫画

    • 漫画软件
    • 漫画推荐
  • 游戏

    • Steam
    • 三国杀
    • 求生之路
  • 小说
  • 关于本站
  • 关于博主
  • 打赏
  • 网站动态
  • 友人帐
  • 从零开始搭建博客
  • 搭建邮件服务器
  • 本站分享
  • 🌈 生活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 文章索引

    • 文章分类
    • 文章归档
  • 从零开始学英语

    • 简介
    • 英语学习方法论

      • 一些学术理论
        • 二语习得
        • 输入假说
        • 关键期假说
        • 语言迁移
        • 中英对比
        • 英语思维?
        • 最后
      • 英语怎么学
    • 字母
    • 音标
    • 单词
    • 语法

  • 英语兔

  • Larry 想做技术大佬

  • 英语
  • 从零开始学英语
  • 英语学习方法论
2024-04-29
目录

一些学术理论

# 20.一些学术理论

也许你见过市面上关于英语学习法的书籍和课程,常见的包括不用背单词,几天搞定几千词,不用学语法,一个公式搞定英语语法...... 这些方法对不对?评判外语学习方法好坏的标准又是什么?

我认为,好的外语学习方法应当有学术理论支持,例如二语习得中的一些理论,本文会介绍其中一些出名的理论,还有其他语言学家提出的观点。 ‍

# 二语习得

在语言学中,有一个专门的分支: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 SLA),它研究的是人们如何获得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即第二语言)的能力。

注意:这里的第二语言是相对于母语而说的,并不一定只是第二门,如果你除了母语中文,还学了英语、德语、法语,它们都可以算第二语言。

二语习得是一个学术领域,和咱们普通人常说的“什么是学外语的好方法”不是一回事儿,但很显然前者对后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而很多外语教学理念和框架都是基于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

注意:好多理论其实都是假说,并未得到科学地证实,只不过某些假说和很多实验结果相符,获得更多学者的支持。 ‍

# 输入假说

该假说的大意:语言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可理解性输入:指比学习者自身水平稍高一点的听力或阅读语料,通常用 i+1 表示,i 指学习者自身水平,1 表示更难一点。

而对于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是一种噪音。

这也许是二语习得领域最有名也最重要的假说之一。 ‍

# 关键期假说

该假说是很常见的一个假说,值得好好说道。 ‍

# 一个实验

国外曾有研究者将出生几个月的猫或者猴的一只眼睛用手术缝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打开。研究表明,即便后来重新打开缝合的眼睑,这些动物的眼睛也不能再获得视觉功能。在这段时间内关闭一只眼睛对于动物脑中视觉区域的结构有明显的影响。

但是,对于成年猫进行同样时间或更长时间的视觉剥夺既不会影响它们的视觉能力,也不会影响它们的大脑结构。只有年幼的动物在它们发展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才会因此剥夺视觉敏感。

YouTube 上有这个实验的记录片:Hubel and Wiesel Cat Experiment (opens new window),Visual cortex - YouTube (opens new window)

这项研究及其成果于 1981 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但是,人们好像对这项研究中提出的“关键期”概念更感兴趣。

# 假说的提出

语言学家 Lenneberg 教授在 1967 年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Language acquisition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始于婴儿出生,止于从八岁到青春期结束之间的某一时刻。“关键期”过后,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将大幅度下降,并且没办法去除来自母语的口音影响。

其实,Lenneberg 教授相当谨慎,提出的是个“假说”(Hypothesis) 。可是,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旦进入大众传播领域,或多或少都会掺杂着误解,甚至被故意歪曲。“假说”到了市场上,就变成了“定论”。在中国,这几乎成了所有少儿英语项目的主要宣传工具,其潜台词的目的不过是恐吓家长赶紧交钱,“否则就来不及了!”。

更为普遍的是,这个“关键期理论”成了很多人安慰自己的借口。学不好是正常的,因为“关键期早就过了”。 ‍

# 证伪

其实,这个假说已经被证伪了。后续科学家已经证明了:

  1. 大脑是可塑的;
  2. 并且它自始至终都是可塑的;
  3. 甚至它还会重新组织自己(Reorganizing),通过恰当的训练,它能用另外一个区域习得已被毁坏区域的能力…… ‍ 只不过,这个证明过程格外地不顺利。 请读者猜猜下图中,这个正在美国 UAB 康复中心治疗的小女孩受伤的是左臂还是右臂?

00024​

其实她的左臂没有受伤,而右臂才是受伤、需要通过训练恢复的。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患者已经习惯了控制左臂,将左臂绑起来后,让大脑只能专注于右臂,即通过训练,让大脑慢慢掌握控制右臂的方法。

仅仅在 2004 年之前,这种疗法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这种最初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疗法叫做“CI 活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简称“CI”或者“CIMT”)的发明者是 Edward Taub (opens new window) 教授。今天,这种疗法渐渐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帮助无数偏瘫患者找回原来的自我和生活。

CI 疗法的成功首先证明大脑可以重新组织自己;其次证明大脑自始至终都是可塑的,甚至可以重组。此外,大脑之间存在竞争,如果不把未受损的左臂给限制住的话,那么左臂的脑图将永远处于优势,进而,使得大脑对已经受损的右臂产生“习得之弃用”(Learned Nonuse)

这最后一条可以用来清楚地解释原本用“关键期论”错误地解释的现象:为什么成年后学习第二语言显得更为困难?原因并不在于关键期论所说的“此后大脑不再可塑”,而实际上在于这是第二语言所使用的脑图要与已经形成强大势力的母语脑图竞争——当然越来越难。

因此,有很多教育学家开始提倡“浸泡式学习”,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里,强迫学生只使用第二语言,禁止使用母语,进而刺激大脑加速构建新的脑图。有一定的依据,也有相当的效果。

# 小结

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最直观、最有意义的好消息是:

  1. 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
  2. 只要方法得当,并加以时日,一定能学好。

事实上,“语言习得关键期”之说四十多年来在全球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恶果,不计其数的人在不经意之间把“假说”当成了“定论”,相信自己不可能学好,进而成为“自证预言”注定的受害者。

语言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事实上,语言文字的出现迄今为止也不过几千年而已,之前的人类大脑并非没有能力处理语言文字,而是没有语言文字可供处理。事实上,科学家们早就发现他们可以在一代之间就能教会那些原始部落的人使用“新”的语言和文字。而我国的扫盲工作,本质上来看也是一样的道理。

# 语言迁移

二语习得里有个概念叫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说的就是人们在学习使用第二语言时,被第一语言干扰的情况。

咱们中国人学习使用英语时很自然会被母语中文影响,发明各种奇奇怪怪的中式英语,或犯中国人特有的错误。

​ ‍

语言迁移其实也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

  • 正迁移:对于学习第二语言有正面的影响,例如日语中包含了大量的汉字,那么中国人在学习的时候能节省不少功夫。又比如英法之间曾因诺曼征服,两者之间不少单词有融合,英国人学法语也能节省不少功夫。
  • 负迁移:对于学习第二语言有负面的影响,例如英语中,动词是有变位的,而中文没有,所以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有些地方难以理解。 ‍比如,这是一个日语的路标,相信大部分国人都能看得懂:

正是由于语言迁移的影响,当母语为第一语言的人学习第二语言,获得的语言并不是纯粹的第二语言,而是一种处于中间地带的混合体。你可以理解为这是语言学习者从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期间所形成的特有语言,这样的特有语言在二语习得领域被称作中介语(interlanguage)。

​ ‍

基于中介语这个理论,咱们母语是中文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中文影响,所学到的英语大概率是中介语。只不过有些人的中介语离英语母语人士说的英语更近,就表现为似乎达到了母语水平,而有些人的中介语离英语母语人士说的英语更远。

一般认为,即使是孩童在所谓的关键期内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有可能做到双语(或多语)母语能力的。但即便这样,他们大概率也会偏好其中一门母语。

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不可能完全不受母语影响,所以不可能完全达到母语水平。因此,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英语思维”,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们也不应该追求所谓的“英语思维”。

其实就算学术界对语言迁移的研究都一直没有停止,所以到现在也没有绝对的说法。是否能养成绝对外语思维,也许没有那么重要。就算咱们大多数人的英语都是中介语,又怎么样?咱们英语就算多多少少受中文影响,问题也不大:

  • 如果你只是把英语当作一门要考的功课,其实有没有外语思维多半不是考高分的关键。
  • 如果你把英语当成交流工具,其实只要这个工具好用,能保证顺畅交流,外语思维只是锦上添花。
  • 如果你把英语当作一扇通往外界的门,其实通过它了解更多知识和文化,也未必一定要有外语思维。

# 中英对比

《英汉对比研究》的作者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领域是有名的学者。这本书本身也有一定的门槛,一般是语言专业的学生才会去看。其中提到了中英对比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呂叔湘在《中国人学英语》一书中也指出,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题,词形,词义、词法、范畴、句子结构上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做比较,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的体会。

而林语堂大师在《开明英文文法》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

翻译:把英语母语的表达方式和汉语的表达方式进行对比,这很有用,很多时候也很有趣。 ‍ 在这本书里林语堂给我们举了很多英汉对比方面的例子,比如:

​ ‍

It rains. 对应的意思是“下雨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肯定知道“下雨了。”是一个无主句,就是没有主语的句子,这种句子在汉语里面很常见,“下雨了。着火了。车开了。到站了。”。

但英语不行,英语的句子必须有主语,类似这种英汉对比的例子,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

# 英语思维?

目前网络上很多流行的学习法,让你忘掉汉语思维,要建立英语思维。很显然,这些人缺乏最基本的语言学素养,忘掉母语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英语思维也不是说建立就能建立的,英语思维其实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应该被率先追求的目标,如果先去追求所谓的英语思维,这就本末倒置了。 ‍ 《开明英文文法》中提到:

​

翻译:语法这种东西其实应该教会我们的就是英语思维。

很多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英语思维,不顾一切的要跳过语法,结果是什么?其实语法才代表了真正的英语思维。 ‍ 对于不学语法的人,林语堂是怎么看的:

​

​

翻译:他们其实患上了恐惧综合症,将语法视为心魔。​​即便是主张阅读而不学语法的人,其实这帮人要是能冷静冷静,也必须要承认阅读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在真实的情境中来学习各种表达方式。如果将这些庞杂的表达方式进行体系化的分类并加以专门训练(也就是学语法),效率更高。

所以到底要不要建立“英语思维”,压根就没必要争论,一个世纪以前已经有大佬给咱们指了明路:语法就是最大的捷径,以及英汉对比分析很有用。

# 最后

现在回到我们开头提到的问题:不用背单词,几天搞定几千词,不用学语法,一个公式搞定英语语法...... 这些方法对不对?

首先,单词是肯定要背的,至于背多少,怎么背,我们后续在讲单词的时候会提到;

而不用学语法,这个就是痴人说梦了;

而一个公式搞定英语语法.... 这个更是无稽之谈。语言不是数学,无法演绎,只能被归纳。

上次更新: 2025/5/9 14:55:39
简介
英语怎么学

← 简介 英语怎么学→

最近更新
01
语雀文档一键下载至本地教程
07-04
02
要成功,就不要低估环境对你的影响
07-03
03
血泪教训:电子设备要定期开机
07-02
更多文章>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22-2025 | 粤 ICP 备 2022067627 号 -1 |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3646 号 | 点击查看十年之约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